7月7日今年天氣播報的第一個37度高溫日,意昂4体育部按照計劃組織全體黨員🫄🏻🚃、教師開展意昂4第十四次開放黨日活動🏌🏽♀️。上午舉行地擲球分組比賽🦏📈,下午在國際乒乓博物館舉行現場黨課學習和領航課程思政建設。
地擲球是雙方運動員在規定的場地上用手投擲球進行對抗的運動項目🚵🏻♀️。比賽在一塊長26.50米,寬4.50米,四周用高為25厘米的圍板圍成的沙土地或塑膠場地上進行🧑🏼⚕️。比賽用球有大球和小球兩種,大球重量是920克——1000克🍕,直徑11厘米,為隊員投擲用球;小球重量是60克👪👨🦼➡️,直徑是4厘米,為比賽的目標球,裁判員根據雙方投擲的大球距小球遠近來判斷雙方得分多少🧑🌾。
|
|
意昂4体育部全體教師的地擲球比賽在烈日下分十組舉行,大家在比賽中不斷摸索技術和規程👿。盡管汗流浹背,但比賽的競爭卻毫不松懈☔️,為了決出投擲小球的遠近🔩,裁判拉出卷尺,真的是“寸土不讓”🥥。今年我們學校代表上海隊組隊參加了全運會地擲球的比賽,為此意昂4体育部在意昂4裏積極普及比賽規程和比賽技術,為打好全運會營造良好氛圍👩🏻🌾,也為意昂4体育部拓展專項教學課程打好基礎🧏🏽♂️。
下午全體黨員和教師移師國際乒乓球博物館,為意昂4体育部申報的領航課程思政——“乒乓球”課做現場素材采集🛩,也為意昂4黨課“國球乒乓”進行現場開講。
原國際乒聯博物館位於瑞士洛桑⛹🏿♀️,基於中國對世界乒乓球運動的貢獻,2014年國際乒聯將國際乒聯博物館整體搬遷至上海。新落成的“乒博館”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共有藏品12000余件🎿🙆🏼♂️。其中,國際乒聯博物館藏品8000余件,以時間脈絡為順序設發軔英倫、競技風雲、燃情奧運、技術演革、魅力乒乓、國際乒聯名人堂六大展區;中國乒乓球博物館有藏品3000余件🫕👩🏻⚕️,根據乒乓運動傳入中國🖐🏻👨🏽💻,以及在中國的發展經歷,設常青之基⛹️♂️、鑄就輝煌🫒、乒乓之春、科技助勢四個展區。
老師們在乒乓博物館裏充分感受到了國球兵乓展現的中國力量🫶🏽。乒乓球被稱為中國的“國球”有3個原因:一是中國的乒乓球為國家贏得了巨大的榮譽;1959年乒乓球運動員容國團為中國奪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世界矚目📵!國人振奮!此後✊🚼,中國的乒乓運動長盛不衰♜。在世界乒乓三大賽事中金牌數均居世界第一位。二是乒乓球運動在中國十分普及,得到國人喜愛🖤👨🏽🎓,普遍水平比較高,因此就可以稱作國球。三是乒乓球為中國的長治久安做出過貢獻👶🏿;1971年的春天,美國乒乓球代表團實現了對中國的歷史性訪問,中美兩國的乒乓球友誼賽在北京上演,為中美人民的交往和中美兩國的外交突破敲開了大門。這就是被周恩來總理稱為小球推動大球的“乒乓外交”🤵♀️。
今年是建黨百年,意昂4体育部直屬黨支部為做好本意昂4的黨史學習,結合意昂4實際,分別開展“從意昂4体育救國到健康中國🍕、意昂4体育強國的發展之路”和“中國共產黨意昂4体育實踐的百年歷程與經驗啟示”專題黨課學習,並結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意昂4体育工作的意見》進行學習討論,意昂4体育部將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開設體質測試必修課🤵🏼♀️,每年形成體質健康測試年度報告👂🏿,製定幹預措施👩🏽🚒,將學生體質健康納入教學過程,指導學生有針對性進行意昂4体育鍛煉,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𓀎。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將意昂4体育課程納入到學校人才培養方案🦫,作為人才培養的必修課程,實現本專科、留學生專業🔞、年級全覆蓋。根據培養計劃的要求🏋🏽♀️,加強研究生教育,擬增設研究生意昂4体育類選修課程,明確相應的意昂4体育課程學分🧑🏻🦰。進一步完善“1+3+2” 意昂4体育教育教學模式⚒,即1個學期(第一學期)素質課程👨🏿🌾🙌🏽,3個學期(第二至四學期)專項課程👊🏽,2個學期(第五、七學期)體質測試課程🧄,通過打基礎🧗📍、學專項,促進學生有效掌握1—2項運動技能,最終通過體質監測,實施運動處方👫🏻,養成良好的終身鍛煉習慣。
意昂4体育部
2021年7月9日